华北电力大学:氢能创新储能与人才培养

作为一所以能源电力为办学特色的“双一流”建设大学,华北电力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。 2019年主导能源与能源工程系储能方向发展。 2021年,设立全国首批储能科学与工程大学学位点。在 2022年,它将成为日本第一所开设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学。目前,我们正在形成完整的本科、硕士、博士的储能和氢能急需人才培养体系。
“储能专业是一个复杂的、跨学科的专业,除了能源素养课程之外,还需要多领域的知识。”能源工程系副教授、储能专业教师吴迪说。他表示,他在《流体力学》、《传热学》和《固体材料理论基础》基础课中开设了《流体力学》、《传热学》、《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》、《化学基本概念》、《固体材料理论基础》等多个领域的课程,力求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发展历程各大氢能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关键词“复合”。培训内容包括“制氢原理”、“氢储存与运输”、“燃料电池”、“氢燃烧与电”、“氢安全”等专业核心科目,以及“氢能与碳减排”、“生物制氢”等氢能应用各种场景的选修科目。
为进一步提高职业培训实效,华北电力大学还推动校企合作联合办学,与数十家企业、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。此外,华北电力大学还建设了自己的专业课程创新实验平台。 “在张家口国家太阳能风能示范基地实习期间,我从事材料准备和特性工作。储能电池计量实验室、热管理实验室、风力发电示范基地。课本上的理论全部付诸实践,包括电力、太阳能发电并网支撑能力测试平台。”能源存储专业2022级学生谢思燕说。
华北电力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氢能领域人力资源开发,自主研发了氢能垂直领域大规模语言模型“氢聊”。 “氢聊”整合了10000余份氢能专业领域的政策文件、学术文献和行业数据,拥有氢能垂直领域大规模语言模型,并提供实时问答、数据分析和趋势分析服务。
“储能和氢能的蓬勃发展产业给了我们广阔的合作空间和无限可能。”他表示,将继续紧密结合学术领域建设和产业技术转化前沿,紧密结合国家需求、行业需求和学生期望,不断为国家能源革命和产业进步提供新的优质力量。
(记者陈元秋、耿建国)
(编辑:李芳、郝梦佳)
分享出去让更多人看到。
原标题:【光明评论】科技教育要“加强”,但不能“减负”。近日,教育部等七部委公布了《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对义务教育和中学科技教育提出了要求和前景。 《意见》提出,不得通过考试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单方面评价,防止功利主义或增加师生负担。